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九:練習放手的一週

這一週我讀完《我可能錯了》這本書,書中最吸引我的觀點,就是要學會放手。 所謂學會放手,是指不要試圖對生活中的問題緊握在手,反而應該要多一點順其自然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一來你不會總想著控制事情的走向——無論是可控或不可控的方面——讓自己感到更焦慮;二來當你學會放手時,你才有機會獲得更多。 學到這個概念後,我就立即用在生活上。尤其在這段失業的期間,我經常都會感到焦慮,總希望控制生活回到正軌。但當我練習放手、覺察當下,不去試圖控制生活時,我的心靈反而獲得了寧靜,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能保持愉悅感。 比如要出外辦事時,我不再變得急躁,也不再會催促女友跟上我的節奏;跟女友一起晾衣服的時候,我也不再趕著要把衣服晾完,而是保持覺察當下,一件一件地幫忙女友晾衣服。 可以說,這一週我的內心平靜,得到了「重創」(「重」新「創」造)。 我練習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按照書裡面作者的做法,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覺察、保持專注。對於未來不可控的事情則不多想,畢竟想太多只會徒增煩惱,倒不如練習做好現在手上能做的事情。 所以你不妨也嘗試一下,當生活有很多令你煩惱的事情時就練習放手,不要試圖控制事情的走向,讓事情順氣自然發展就好。 當然,這不是說我們不用做計劃,如果有些事情明顯是可以控制的,當然還是主導一下它的發展方向為好。只是對於那些明顯不可控的事情,就讓它自然發展。 我們中文裡不就有句話說: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嗎?我想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上述的情況。 其他面向的更新 1/ YouTube 頻道的經營 明天星期一我就會在 YouTube 上更新《隱性潛能》這本書的心得,目前已經剪輯完成,敬請期待! 2/ 工作面向更新 這一週有收到兩家學術公司的回覆,他們說會過幾天再安排工作給我。 3/ 浩然每日一文更新 現在我都有陸續每日寫短文,短文就發布在我的幾個專頁裡,有空你可以到以下的地方閱讀,每天都為自己學一點知識! 【YouTube】 【方格子】 【Instagram】 【FB 專頁】 以上就是本週的週記,如果你對這個計畫感興趣,或是想幫助我走得更遠,希望你能點擊右下角的咖啡杯按鈕,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! — ✈️…

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八:重創習慣的一週

這一週過得還算不錯,而且也是我「重創」生活習慣的一週。 或許你是新來的讀者,不知道為什麼我會使用「重創」這個詞,其實早在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一我就有提到,目前我生活是處於失業階段,生活受到重創。但對我來說,「重創」也能解讀為「重新創造」的意思。 而因為最近我就要到台灣旅行,不方便在工作方面有所「重創」(擔心剛入職就請假影響不好),所以這週我就在其他方面進行重創,而這個方面就是「生活習慣」。 我這週重創了哪些生活習慣呢?有兩個,分別是睡眠量以及飲水量。 我查看自己的手機記錄發現,原來我過去幾個月的睡眠量都是不足的,只有6~7個小時。發現這一點,我才驚訝的意識到,自己過去一段時間之所以工作表現不好,一定就是跟缺乏睡眠有關。 所以,我現在每晚都遵循一個生活習慣,那就是每天都要確保自己有8個小時的睡眠——無論多遲入睡亦是如此。 而經過一週的實驗後,我發現自己在工作時能夠更加專注,在很短時間裡面就能做完平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事情。 但我想,我之所以能夠這麼精神的工作,應該還要歸功於另外一個我照料的生活習慣——有喝足夠的水。 說起來,我現在用著的水瓶非常方便,只要喝滿兩瓶,就是我一天所需要的飲水量。也正因平常我沒有喝滿,所以我才知道平時的自己根本沒有攝取足夠的水分。 但這週開始不一樣了。我每天都規定自己要喝充足的水,比如早上起來就先喝個500 cc,補充睡眠時流失的水分。之後我會在12點前喝完第一瓶水,然後爭取在傍晚7點前喝完第二瓶。之後我還會在水瓶裡加入一小量的水,如果7點後口渴了還能小抿一口。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原因是如果晚上還喝很多水,睡覺時就會一直起來尿尿!這很影響睡眠品質。 而這兩個習慣就是目前我在重創的,也是這段時間我會精心照料的生活習慣。原本,我還打算一次過重創更多的生活習慣,但我讀過有關習慣培養的書籍都提醒我,一次只要培養一、兩個習慣就好,一次性培養太多習慣,很可能會影響動力。 所以這週我就先重創這兩個生活習慣啦!後續再有培養哪些新的習慣,我會繼續跟你分享。 其他面向的更新 1/ YouTube 頻道的經營 目前我重新拍回影片啦!現在正在剪輯,是分享《隱性潛能》這本書的心得。不過因為時隔一個月回來剪輯,還有一些地方需要重新上手,所以預計會在下週的某一天才能上傳。 2/ 【聽播有感】系列更新 就在昨天,我發布了一篇新的【聽播有感】文章,文章題目是〈如何讓學習,變得跟玩遊戲一樣有趣?〉 這篇文章是我看了多鄰國(Duolingo)的共同創辦人的演講後所寫,分享的就是這場演講帶給我的啟發。希望你會喜歡。 3/ 工作面向更新 雖然我這段時間沒再主動找工作,但是前一個月我瘋狂投履歷的一些公司還是有給我回覆。而在這一週,就有一間公司跟我簽了合約,讓我擔任他們的翻譯員。 不過由於簽合約的時間已經是週末,所以後續和該公司會有什麼樣的安排,就需要等到下週的工作日才能知曉。如有更新,我會在下一次的週記裡跟你分享。 4/ 浩然每日一文更新 「浩然每日一文」已經發布了14篇了!什麼!?你竟然還沒讀過?那麼就趕快到我的社群平台開始閱讀吧!…

【聽播有感】EP 4. 如何讓學習,變得跟玩遊戲一樣有趣?

你也許不知道誰是 Luis von Ahn,但你一定聽過他開發的產品——多鄰國(Duolingo)。 這是一款語言學習的手機軟體,雖然不是迷人的遊戲,但至今已經吸引將近6億用戶使用。 奇怪,一款學習軟體,怎麼會受如此多人青睞,甚至比很多手機遊戲還受歡迎? 在一場 TED 演講中,多鄰國的共同創辦人 Luis von Ahn 就分享了當中的秘訣,而這些秘訣恰巧能用來設計學習計畫,提高我們的學習動力。 所以這一集【聽播有感】,我們就來看看 Luis von Ahn 在演講中說了什麼,以及分享我認為他所說的方法可以如何幫助我們提高學習動力。 為什麼我會聽這場演講? 「學習」一直都是我的生活習慣,我會堅持學習不為別的,只希望能夠透過學習來翻轉人生。 在《大腦喜歡這樣學改變》裡有句話我很喜歡:「不管任何年紀、抱持什麼樣的目標,人人都可以翻轉──也就是利用學習來造就生活的大改變。」 這句話給了我勇氣,讓我相信即便平凡的自己,也能透過用心學習,去造就不平凡的人生。 然而,雖然學習能夠帶來改變,但學習的過程有時就是枯燥乏味,讓人很想逃避。因此我總是會特別留意一些能夠讓學習變得有趣的方法。 Luis von Ahn 的這場演講 How to Make…

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七:生產力不高,但幸福的一週

這週的生產力非常低,因為日子被一件驚喜的事情打亂——我的母親和弟弟竟然專程搭飛機過來跟我慶祝生日。 你可能不知道,我是長期跟他們分隔兩地生活的,我在馬來西亞的西邊生活,而母親跟弟弟以及整個原生家庭則是生活在東邊,兩地相隔約莫3個小時的飛航時數。 所以,我這週就放下了大部分手上的事情,去陪陪他們,畢竟他們只來一週的時間。也正因如此,我才會說這一週是生產力不高,但卻是幸福的一週。 不過這週我還是有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一些進展,以下列點備註: 一、我目前在學術機構開始有接到工作,但還是有些不穩定,所以我會在這方面用心做好工作,期待獲得更多機會。 二、我跟一位好久沒聯繫的朋友再次聯繫上,還跟對方愉快得聊天起來。 三、我在部落格上發布了《隱性潛能》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你前往閱讀。 四、我建立了自己的 FB 專頁和 IG,歡迎你前往追蹤。 五、我開始在不同的網路平台上發布「浩然每日一文」,主要以精簡的內容分享個人成長的觀點和概念。(你可以到我的 FB、IG,YouTube,還有方格子上看到這些貼文) 這一週目前就分享這些事情,等待家人回去家鄉後,我就會再次開工,繼續重創自己的生活。 以上就是本週的週記,如果你對這個計畫感興趣,或是想幫助我走得更遠,希望你能點擊右下角的咖啡杯按鈕,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! — ✈️其他追蹤浩然的地方 【YouTube】 【部落格】 【方格子】 【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列表】 【查看上一篇: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六:混亂的一週】 【查看下一篇: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八:重創習慣的一週】

《隱性潛能》閱讀心得:克服起點限制,釋放隱性潛能

來自肯亞的葉果(Julius Yego)從小夢想成為卓越的標槍選手。然而,他並不具備相應天賦,也缺乏訓練資源,經常只能獨自練習。 但同樣來自機會有限的非洲社群的阿卜杜拉曼(Ihab Abdelrahman)則不同,他有著絕佳的天賦,第一次參加標槍比賽就靠著天賦勝出,有一位頂尖教練還稱讚他擁有很棒的手臂。 兩人經過七年的訓練後,終於在一場比賽中遇見。但天賦有限的葉果卻被對方徹底碾壓。 雖然這場比賽葉果輸了,但他沒就此氣餒,反而更瘋狂地練習,從 YouTube 上自學更多標槍知識。你沒聽錯,他真的從 YouTube 上自學。 更誇張的是,次年他再次與阿卜杜拉曼交手時,竟然展現自學成果,擲出將近飛了一個足球場的一槍,徹底打敗了對方。 陸續幾年,葉果持續成長並且創出92.72米的最佳成績。而阿卜杜拉曼則一直沒能突破90米的關口。 到底一個天賦有限、只能自學的人,是如何克服自身的「起點限制」,創造自己的人生成就?關鍵就在於他懂得釋放自己的隱性潛能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6YtZzKC6SOA[/embed] 你的起點,無法決定你的成就高度 上述故事源自於近期的暢銷書《隱性潛能》,它是由《逆思維》的作者兼心理學家亞當.格蘭特(Adam Grant)所撰寫。 這則故事要凸顯的價值觀,並不只是努力的價值,也是人人都能克服「起點限制」,釋放隱性潛能。 什麼是起點限制?這是我閱讀此書時想到的詞,是指一個人的人生被自己的出身所限制。 這種想法在現今社會滿普遍,尤其當人生活過得不如意時,很常會將現況怪罪於自己的出身或天賦。 坦白說,我偶爾也會有這樣的念頭,但很快我就會用科學證據來克制這種想法。 有大量研究顯示,天賦或出身雖然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高度,但影響程度卻沒有我們想像中得高。 比如一項針對120位榮獲古根漢獎(Guggenheim)的雕塑家、鋼琴家、網球好手等頂尖人士的研究顯示,他們大多數在年輕時並不是神童。 在這些雕塑家中,沒有一個人被小學的美術老師認可過。有些鋼琴家在9歲以前確實展現驚人天賦,但多數頂尖鋼琴家只是比一般人有些天賦而已。 另外有研究也發現,多數領域成為大師的人,以前在校成績往往不太完美。其中三分之二的人,在校時也只是成績普通的學生而已。 這些研究說明了什麼? 一個重點:你的人生起點,無法決定你的成就高度。…

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六:混亂的一週

這週過得非常混亂,而且也很壓力,有很多事情要處理,有很多事情也不知從何說起。 而且甚至有幾天失序到沒有時間寫日記,根本不知道這一週自己都做了什麼。 憑著記憶和幾天的日記,我在此就整理一下自己這一週大概做了什麼: 一、陪女友開了一個家庭式咖啡館(這完全不在目前的計畫裡呀!怎麼糊里糊塗就開始了。) 二、之前申請的另一家學術機構回覆我了,給我參加一場試譯。 三、完成了兩份不同客戶交代的翻譯工作。 四、讀完了《隱性潛能》這本書。 五、更新了一集【聽播有感】。 這一週思緒整理 我現在開始喜歡上寫這個〈重創的一年〉的週記。也許這些週記不會有太多的人看見,但我認為它是我整理思緒的絕佳空間。 先來整理一下關於這一週混亂的來源,那就是我糊里糊塗就加入了女友開設的家庭式咖啡館。 她先前有說過會創辦這門副業,因為她本身很愛咖啡,也想開一個自己的咖啡館,但開店又很麻煩、成本又高,所以她就先來「精簡創業」一下,在家裡炮製咖啡並親自開車送往下單的客戶。 而我一開始則只是擔任她的小助理,處理一些雜活,像是幫她準備咖啡杯,貼貼紙,在杯中加冰塊等。但我不自覺間卻融入了女友的行程,甚至這一週有好幾天天還未亮就開始一起準備客戶的單子。 正因如此,這一週我睡得非常少,每天幾乎就只睡5到6個小時而已(我是典型需要7到8個小時睡眠時間的人),而且為了兼顧翻譯工作和寫文章,令我感到焦慮和壓力,混亂感更加加重。 這種狀態,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。 我原本預期這一週會是多找一些合約式的翻譯工作。為什麼我不找全職工作呢?一個原因是我10月底有一個台灣之旅,是今年年頭就已經訂好的。我擔心如果現在入職一份全職工作,但不久又跟公司請假,會令公司對我有不好的印象。 也因為跟女友有這樣的共同想法,所以她就邀請我去當她的小助理,但沒想到當上小助理後,令我感到那麼焦慮。 對了,這一週的生意確實火爆,原因我們推出了買一送一的優惠。 這一週的經歷也讓我再次明白到,睡眠品質真的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品質。怎麼說? 首先,我剛才提到我這一週完成了兩份翻譯工作。其中一份工作雖然字數少,但客戶反饋工作品質欠佳。 當下知道消息時,我感到擔憂,因為這個客戶是我之前說到新加入的學術機構,我擔心這會減少我接受更多工作的機會。 所以我下一週真的要好好調整生活節奏,不能因為女友的副業而影響自己的工作機會。 我這一週的收穫 不過我這一週雖然過得累和混亂,但也不是全然沒有收穫。 比如女友這一週副業的火爆,讓她感覺很有成就感,也讓我看見她非常精神的一面。 而恰巧我在這一週閱讀《隱性潛能》這本書時,就讀到有研究證實,經營副業帶來的成就感,會讓人生活得更有動力和開心。 另外一個收穫,就是讀到《隱性潛能》這本書,我在這本書學到很多用來改變人生的知識,筆記還做了不少。所以大概明天,也就是9月9日的週一,我會發布《隱性潛能》的閱讀心得,目前我已經寫完了,還需要再潤稿。 最後一個收穫,就是在週四那天收到另一家學術機構的聯繫,他們將給予我試譯的機會。 回顧來看,這一週很亂,但也是有好事發生。 其他面向的更新…

【聽播有感】EP3. 愛情裡沒有所謂「對的人」!一位關係教練給尋找愛情之人的忠告

「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,有一天他會踩著七彩雲彩來娶我,我猜中了前頭,可我猜不著這結局。」這是紫霞仙子在西遊記電影中最知名的一句話。 很多人在愛情裡頭,會希望伴侶能符合自己的想像,希望他/她是自己的 Mr./Mrs. Right,是完美的,擁有許多優點,以及對自己很好。 但很多時候,這些人也跟紫霞仙子一樣會期望落空。或許一開始談戀愛時會覺得對方就是那個「對的人」;但相處久了才發現,對方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好,也並非自己的天命之子。 難道要找到那個「對的人」,我們只能不停尋覓,或是等待月老的安排嗎?這個問題,正是這集【聽播有感】要來回答的。 在這集【聽播有感】中,我會分享自己最近在一支國外 podcast 中,從一名「關係教練」(relationship coach)身上獲得的啟發,跟你一起去了解如何擁有自己的那一位「對的人」。 為什麼我會聽這支 Podcast 這支 podcast 源自於國外播客 Jay Shetty,他邀請了知名關係教練、兩性專家 Matthew Hussey 錄一支 podcast,談論兩性關係的事情。 節目開始時我並不知道 Matthew Hussey 是誰,但經過 Jay Shetty 的介紹後,我才發現自己原來有看過他的影片,他主要教人如何跟異性相處,以及如何跟伴侶維繫感情。 我之所以會聽這支 podcast,主要是被它的主題所吸引,主題的大意是指現實中並沒有所謂的「對的人」。…

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五:你以前努力過的事情,會在你有需要的時候回來幫助你

這週過得特別快,但也過得特別充實。可能是現在有寫日記習慣的緣故,所以每當過完一週回看每天的日記時,就會發現自己經歷了很多事情,沒有白過日子。 (more…)

【聽播有感】EP2. 如何設定正確的目標並保持動力?| 主講人:Ayelet Fishbach

在追尋目標時,最麻煩的事情就是突然失去動力。不只你、我,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。為了釐清問題背後的成因,學界中就有一群專門研究目標和動機的學者,而艾雅蕾.費雪巴赫(Ayelet Fishbach) 就是其中非常知名的一位。 (more…)

〈重創的一年〉週記四:別搞亂自己的手段跟目的

這一週的週記竟然到了現在才有機會寫和上傳!已經晚上10:20分了!實在是因為這兩天有太多事情要忙。 (more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