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隱性潛能》閱讀心得:克服起點限制,釋放隱性潛能
來自肯亞的葉果(Julius Yego)從小夢想成為卓越的標槍選手。然而,他並不具備相應天賦,也缺乏訓練資源,經常只能獨自練習。 但同樣來自機會有限的非洲社群的阿卜杜拉曼(Ihab Abdelrahman)則不同,他有著絕佳的天賦,第一次參加標槍比賽就靠著天賦勝出,有一位頂尖教練還稱讚他擁有很棒的手臂。 兩人經過七年的訓練後,終於在一場比賽中遇見。但天賦有限的葉果卻被對方徹底碾壓。 雖然這場比賽葉果輸了,但他沒就此氣餒,反而更瘋狂地練習,從 YouTube 上自學更多標槍知識。你沒聽錯,他真的從 YouTube 上自學。 更誇張的是,次年他再次與阿卜杜拉曼交手時,竟然展現自學成果,擲出將近飛了一個足球場的一槍,徹底打敗了對方。 陸續幾年,葉果持續成長並且創出92.72米的最佳成績。而阿卜杜拉曼則一直沒能突破90米的關口。 到底一個天賦有限、只能自學的人,是如何克服自身的「起點限制」,創造自己的人生成就?關鍵就在於他懂得釋放自己的隱性潛能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6YtZzKC6SOA[/embed] 你的起點,無法決定你的成就高度 上述故事源自於近期的暢銷書《隱性潛能》,它是由《逆思維》的作者兼心理學家亞當.格蘭特(Adam Grant)所撰寫。 這則故事要凸顯的價值觀,並不只是努力的價值,也是人人都能克服「起點限制」,釋放隱性潛能。 什麼是起點限制?這是我閱讀此書時想到的詞,是指一個人的人生被自己的出身所限制。 這種想法在現今社會滿普遍,尤其當人生活過得不如意時,很常會將現況怪罪於自己的出身或天賦。 坦白說,我偶爾也會有這樣的念頭,但很快我就會用科學證據來克制這種想法。 有大量研究顯示,天賦或出身雖然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高度,但影響程度卻沒有我們想像中得高。 比如一項針對120位榮獲古根漢獎(Guggenheim)的雕塑家、鋼琴家、網球好手等頂尖人士的研究顯示,他們大多數在年輕時並不是神童。 在這些雕塑家中,沒有一個人被小學的美術老師認可過。有些鋼琴家在9歲以前確實展現驚人天賦,但多數頂尖鋼琴家只是比一般人有些天賦而已。 另外有研究也發現,多數領域成為大師的人,以前在校成績往往不太完美。其中三分之二的人,在校時也只是成績普通的學生而已。 這些研究說明了什麼? 一個重點:你的人生起點,無法決定你的成就高度。…
《改造焦慮大腦》閱讀心得:總是感到焦慮怎麼辦?3個支配焦慮的方法
近代心理學研究發現,焦慮情緒未必是一件壞事,只要我們學會支配焦慮,就能將焦慮化為促進人生成長的助力。 但這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卻很難。有經歷過焦慮的人都知道,當壞事發生時,我們更常會擔心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,自己的心力更是會被負面念頭完全侵蝕。在這種時候,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支配焦慮?《改造焦慮大腦》這本書就給出了解答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VM0vkRgvZAY[/embed] 兩個有關焦慮的疑惑 此書作者是溫蒂.鈴木(Dr. Wendy Suzuki),她是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教授,擅長研究「身體活動如何改變和改善大腦」的領域。書中她結合了自己的研究,跟讀者分享有效控制焦慮的策略。 在閱讀此書前,我寫下了兩個想透過這本書解答的疑惑: 一、為什麼有些人雖然感到焦慮,但人生卻因此越變越好,有些人的人生卻會因為焦慮而越變越糟糕? 二、高度焦慮的人能否改造焦慮大腦,擁有支配焦慮的能力? 抱著這兩個問題讀書,我發現了很有意思的答案。 搞懂焦慮類型,不再輕易被焦慮支配 首先是第一個疑惑的解答。 作者提到,焦慮情緒有好壞之分。好焦慮能提升人的注意力、警惕性以及做事動力;壞焦慮則會讓人注意力渙散,做事時容易疏忽大意和失去動力。當人擁有好焦慮時,說明人是在支配焦慮;當人擁有壞焦慮時,說明人是在被焦慮給支配。 這正是為何同樣是感到焦慮,有些人能夠運用焦慮讓人生變好,有些人則會被焦慮破壞人生,因為兩者保持的焦慮類型並不同。 在書中,作者就提供了一張圖,說明焦慮與表現之間的關係。 圖源:取自《改造焦慮大腦》 從上圖可見,一定程度的焦慮能激發人拿出更好的表現,但當焦慮程度越過某個臨界點後,人的表現就會持續下滑。這是焦慮類型從好到壞轉變的結果。 若是想讓自己的焦慮程度控制在好焦慮那邊,我們就要學習一些心理學策略幫助自己。只是,學會控制焦慮的策略是否有用?高度焦慮的人真的能支配焦慮嗎?這些問題也正是我前面提到的第二個疑惑。 把焦慮當成改變的催化劑,是一個主動的選擇,焦慮原本是個問題,但你把它重新塑造成學習的機會。——《改造焦慮大腦》 高度焦慮的人,有能力支配焦慮 直接來說結論,高度焦慮的人有辦法支配焦慮。我們的大腦都具備神經可塑性,讓我們能夠透過一些有用的策略,去改善大腦控制情緒的腦組織。 神經科學家瑪麗安.戴蒙(Marian Diamond)主持過一場實驗,說明大腦具備可塑性。在實驗中,研究團隊找來一群成年老鼠並把牠們放在一個被稱為「豐富的環境」裡。這個環境中的空間很大,有很多老鼠夥伴和玩具。 一段時間後,他們把這些老鼠跟幾隻只住在空間很小的環境、很少夥伴、沒有玩具的老鼠進行大腦對比,結果發現,那些住在豐富環境的老鼠,大腦尺寸都比較大。 這項實驗證明,哺乳動物的大腦具備可塑性。儘管鼠腦跟人腦之間不能直接類比,但也有其他研究發現,人的行為確實可以改造大腦結構。 以一項知名研究來說,同樣是從事乘客運送工作,但倫敦計程車司機腦中海馬迴的體積,要比倫敦公車司機的海馬迴來得大。科普一下,海馬迴這個腦組織掌控著我們的記憶和空間定位的能力。…
《唯一輕鬆的一天,是昨天》閱讀心得:從海豹部隊身上,學習4個快速成長的秘訣
聽到美國海豹部隊這個名字時,我相信不少人會聯想到那些艱苦的訓練,尤其是特別知名的「地獄週」訓練。 在這一週裡面,所有的受訓學員每天都睡不到四個小時,其餘時間都是在經歷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和生存訓練。在這種高壓的氛圍中,很多人都無法第一次就通過考驗。就連擁有「地表最強男人」之稱的大衛.戈金斯(David Goggins)也是經歷過三次地獄週後才通過考驗。 不過,能夠順利完成考驗的學員都能獲得很大的蛻變,他們的心智會變得堅韌,也會擁有非凡的心理素質,往後更可能獲得大成就。威廉.麥克雷文(William H. McRaven)就是這麼一位人物。 他在海豹部隊裡服役了37年,因為服役時間長,所以就有了「牛蛙」(Bullfrog)這個稱號。他曾經指揮過不少任務,包括沙漠風暴、沙漠盾牌行動,或是知名的海神之矛行動。 在經歷過這些大大小小的考驗後,他從中學到了18則海豹格言,這些格言都傳達了海豹精神,讓人能夠戰勝逆境,持續的成長下去。而這些格言不只對軍人有用,也對身為一般人的我們有用,因此他就把這些格言寫進了一本書叫做《唯一輕鬆的一天,是昨天》,這本書也是今天我想來跟你分享的好物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W2XMjsAj3y4[/embed] 從海豹部隊身上,學習快速成長的秘訣 其實中文書名本身就是18則格言之一,它並不是原文書名的翻譯。原文書名叫做 The Wisdom of the Bullfrog,翻譯過來的意思是「牛蛙的智慧」,而這隻牛蛙就是作者本人。 對我來說,這本書是非常好讀的,因為內容多是以故事形式來開展,分享的就是作者在海豹部隊中經歷過的事情,以及他從每一件事情中學到的智慧。 此外這本書也不是很厚,內容簡短好讀又有啟發性。類似的書我也讀過不少,比如《QBQ!問題背後的問題》、《極簡商業課》等,這些書都是方便攜帶,讓我們能夠利用空檔時間去閱讀和學習。 而在《唯一輕鬆的一天,是昨天》這本書裡,我就從作者身上學到了4個可以加速我們成長的海豹精神。如果你也想激發自己的潛能,在人生中更快的成長起來,那麼這4則海豹精神會是至關重要。 至於這4則海豹精神是什麼,底下我將逐一分享。 4條海豹精神,掌握就能快速成長 海豹精神1:唯一輕鬆的一天,是昨天 首先是書名的這句格言。 作者提到,有一次他參加海豹部隊的聚會,這場聚會有點特別,參與者都得進行一個小時的體操,然後接著長跑。然而,作者其實並不適合參加這場聚會,因為就在前一年,他的身體因為跳傘事故而受傷,直到這場聚會舉辦時也還沒痊癒。 但作者還是選擇迎難而上,不過在長跑期間,有一位年輕的上尉就問作者:「長管,您為什麼還要出來做操呢?您已經不再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了。」 為什麼這位年輕的上尉會這麼說?其實是因為當時的作者已經擔任海豹部隊的上校,也完成了很多重大的訓練和里程碑,所以對這位年輕的上尉來說,作者其實已經不需要再辛苦參加這場聚會來證明自己。但作者很想告訴對方,這樣的想法是錯的,因為對於軍人來說,從來沒有輕鬆的一天,有的話也是昨天而已。 作者的這種態度,就是第一種我們要學習的海豹精神,也就是要堅定地告訴自己,如果想要快速成長,其實每一天都不會是輕鬆的。因為每一天我們都得做著比昨天更難的事,每一天我們都會要求自己用更高的標準去完成事情。只有在這種高壓的狀態下持續運作,人才會獲得真正的成長。…
《潛質》閱讀心得:開發4種潛質,才能在壓力下拿出最佳表現
你是否好奇過,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在壓力下表現得更好,有些人卻會表現失常? 例如,有些人即便演講前會感到緊張,但上台後卻能淡定地完成演講;有些人卻是扛不住對演講的恐懼,上台後會舉足無措,無法好好地演講。 我相信多數人——包括我——都屬於第二種人,亦即無法再壓力下好好表現的人。也許你會跟我一樣認為,是自己準備得不充足,所以才無法在壓力下拿出最佳表現,但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缺少了一個東西。而這個東西的名字、也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書的書名——潛質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ppMOMC2iMV4[/embed] 潛質如何影響你在壓力下的表現? 《潛質》這本書的作者是里奇.第凡尼(Rich Diviney),他是退役的海豹部隊指揮官,擅長指導軍人或一般人在壓力下拿出自己最好的表現。在這本書中,作者要談論的主題就書名所說的「潛質」(attributes)。 值得一提,原文書名 attributes 如果直接翻譯成中文並不是「潛質」的意思,而是「屬性」。雖然兩者看似不同,但如果深入去讀這本書,你會發現「屬性」和「潛質」是有所關聯的兩件事。 依照作者的說法,潛質是一種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,它是需要靠後天開發和鍛煉才能凸顯出來的。這一點在我看來,就像是電子遊戲中的角色屬性。 你想像一下,在玩電子遊戲時,角色通常都會有天生的基礎屬性,好比力量、智力、體力和精神等。通常,每個人一開始創建角色後,這些屬性的數值都是一樣的,只是玩家後來可以透過做任務、打怪升級來獲取屬性點,然後自行為想要的屬性加點。漸漸地,自己的角色才有別於其他玩家控制的角色。 透過添加不同的屬性點,角色的表現就會有所改變。比如加力量屬性和體力屬性的角色,就適合成為騎士這類坦克職業,因為力量可以提升角色的物理防御力,體力則是能提高角色的血量,而這些屬性的加成都能讓角色在遊戲中扛起更多的傷害。 同樣的道理也能用在人身上。我們生來其實就有基礎屬性,這些屬性就是有待開發的潛質。我們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和鍛煉,來為自己想要的屬性加點。當你的潛質開發到一定程度後,你在做某些事情時就會比較擅長。 比如說,「勇氣」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出的潛質之一。透過去面對和適應困難,你的勇氣潛質就會逐漸開發,讓你下次在做害怕的事情時,能夠去直面而不是逃避。好比你會更有勇氣去演講,更有勇氣向喜歡的人告白,或是有勇氣去跟上司提加薪。 而書中作者就提出了25種潛質,是我們可以因應自己的需求,去鍛煉和開發的屬性。關於這部分,就需要你親自閱讀這本書來了解。 但如果是回到今天的主題,也就是如何在壓力下擁有更好的表現,我認為作者提到的這四個潛質就是現在我們立刻要去培養的,它們分別是:勇氣、毅力、適應力以及復原力。 💡延伸閱讀:《終局思維》閱讀心得:想要進步,就不要做低標準的聰明人! 培養4種潛質,在壓力下表現更好 潛質1:勇氣 首先是勇氣,這會是影響我們能否在壓力下表現得更好的關鍵。因為沒有勇氣,你就很難克服恐懼,讓自己保持平常心去應對事情。 但勇氣不是說有就有的,而且人在面對恐懼時通常都傾向逃避而不是去戰勝。好比看到蟑螂,我們下意識就會逃得遠遠的;上台演講時就會鬧肚子,想上廁所;小孩考試成績不好,就會把考卷收起來而不是給爸媽看。 更不可思議的是,即便恐懼是幻化出來的,人也會下意識地逃避。比如心理學家安德魯.休伯曼(Andrew Huberman)就主持過一場實驗,研究團隊邀請一群受試者待在一個空房間裡,然後利用虛擬實境眼鏡,讓受試者進入會讓他們感到焦慮和恐懼的情境。 比如,他們會走在兩棟大樓之間的一條橫樑上,跟大白鯊一起潛水,或被大蜘蛛攻擊。實驗結果顯示,這些幻化出來的恐懼,都會讓人感到焦慮以及很想逃。 從這個實驗就能看出,當人感到壓力時,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逃離,而這種行為就會讓人很難有好的表現。所以,我們都要去開發「勇氣」這個潛質,讓自己在壓力下從習慣逃避,轉變成習慣挑戰。 但我們要怎麼練習勇氣?作者提到的方法,就是在壓力下要提醒自己,勇氣是一種選擇。不過這聽起來有點抽象,我就用自己的例子來說明。…
《終局思維》閱讀心得:想要進步,就不要做低標準的聰明人!
你有聽說過什麼是低標準的聰明人嗎?這是我在最近讀完的書《終局思維》中看到的。 這個詞是指,有些人會為了更快完成工作而耍一些小聰明,像是隨便弄出一份草稿給別人,等著別人幫助自己修正。因為他們知道,每個人都有一種天性,那就是喜歡糾正別人。因為人在看到別人出錯時,總是會忍不住修正對方,告訴對方怎麼做才對。 也正是利用這種人類天性,低標準的聰明人只需用很少的力氣就能得到成果。 但撫心自問,這種人真的聰明嗎?在我看來一點都不見得,因為這些人根本沒有從每一次的任務中學到東西,也沒有從中獲得進步。 當然,在這裡我不是要批評這些人,而是想要跟你一起反思,我們在工作上有時候之所以沒有進步,是否也是因為不小心成為了低標準的聰明人?因為我發現,只有學會檢視自己是不是這種人,我們才能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獲得進步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9HJEHR12hu4[/embed] 清晰思考,不做低標準的聰明人 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書是《終局思維》,作者是夏恩.派瑞許(Shane Parrish),他是一位創業家,國外知名的部落客和播客。在這本書裡,作者主要就是跟我們分享一個叫做「清晰思考」(Clear Thinking)的觀點,也就是原文書名 Clear Thinking 的意思。 值得一提,清晰思考的應用層面非常廣,比如可以用來分析自己的工作弱點、工作方式、問題解決,或是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、自己的人生目的等。而這本書的中文書名之所以叫做《終局思維》,就是因為清晰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的人生,讓自己清楚知道想要獲得什麼樣的人生終局。 但讀這本書時,其中一個啟發我的地方就是我們要清晰思考自己的工作態度,不要成為了作者所說的低標準的聰明人。 不過作者也提到,要成為高標準的人並不容易,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容易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,而限制了自己的成長進度。這兩個因素分別是慣性預設值,以及社會預設值。 💡延伸閱讀:《改變現在的你,迎向未來的你》閱讀心得:別把未來的自己當陌生人,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慣性預設值 所謂的慣性預設值,意思是人在做特定事情時,都會有一個慣用的標準。這個標準通常是在人熟悉做某件事情後所訂下的。比如說在製作公司簡報時,有的人就會把簡報設計得夠好就好,而不是去想方法提升,因為提升簡報品質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,而由於人天生就喜歡做事省力,所以做事時通常不會把標準訂得太高。 更何況,要人打破慣性預設值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,就算人明知道某種慣性是不好的,但人還是會很喜歡走省力的路。 比如在1910年時,美國頂尖工業毒物學專家愛麗絲.漢彌爾頓(Alice Hamilton)就提出了決定性的證據,說明汽車工廠若不控制工廠內的鉛,工人就很容易會受到感染。 但儘管證據確鑿,但通用汽車還是不肯改變,反而繼續生產使用含鉛汽油的車輛。此外,就算到了1980年代美國終於禁用含鉛燃料,而且也有其他無毒的燃料可以選擇,但鉛依舊還是被一些工廠所採用。 簡單說,正是因為慣性預設值,當人訂下了某個標準後,以後在做相似事情時就會沿用同樣的標準;而這,就會讓人慢慢變成低標準的聰明人,能力也會越來越退步。 💡延伸閱讀:原來人生要變好,就不能忽視小事的折磨! 社會預設值 再來看社會預設值,這個概念其實更好懂,指的是人的成長進度會受到從眾力量的影響。…
注意人生微弱訊號,防止陷入嚴重的人生困境!
在1950年的一場一級方程式賽車比賽上,現場發生了一件令人驚恐的事。 當時的傳奇車手胡安.曼紐爾.方吉歐(Juan Manuel Fangio)正領先了不少對手,但也因為這樣,他沒有看到後面有九台車嚴重相撞,造成了車道封閉。 不久後,他的車即將來到事發賽道,但因為視線死角的關係,他沒有看到前面有嚴重的車禍。當下,很多人都替方吉歐感到擔心,害怕他成為下一個受害者。 但突然間,方吉歐在距離車禍現場比較遠的地方就開始煞車,還本能地舉起手發出警告訊號,提醒後面的車手前面發生嚴重的狀況。 不過奇怪的是,方吉歐是看不見車禍狀況的,那麼他是如何知道前面有危險的呢?原來,方吉歐本身就很善於觀察微弱訊號,當時他雖然看不見車禍現場,但他注意到觀眾席上的人們騷動不安。當下他就因為捕抓到這個微弱訊號,所以才能立即做出判斷,幫助自己和其他車手躲過一劫。 這則故事乍看之下只會讓人佩服方吉歐的反應能力,但其實它也給我們一個可以幫助自己過好人生的提示:我們都要學會觀察人生中的微弱訊號,才能避免嚴重的人生困境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份心得,歡迎喜歡看影片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youtu.be/HpRuLJCFVv8[/embed] 忽略人生微弱訊號,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源頭 上述的故事,是我在讀《複雜問題簡單解決》這本書時看到的,不過今天不是要來分享這本書,而是跟你分享一個我從故事中學到的重要啟發:注意人生中的微弱訊號。 什麼是微弱訊號?顧明思議就是一種很容易被忽略,但可能透露出有嚴重事情即將發生的訊號。比如說,身體就會散發出微弱訊號,要你去注意身體健康。就像《零阻力改變》中有研究提到,多數美國人之所以會比預期壽命早死,不是因為醫療條件不佳,也不是社會環境困苦,而是這些人累積了很多生活上的壞習慣,比如不良的飲食習慣、缺乏運動、或缺乏睡眠。 當人擁有這些壞習慣時,身體就會發出訊號,要人趕快去照顧自己。只是因為當事人沒給予關注,所以自己的壽命才會因此減少。 工作上也一樣,上司有時候會點評員工的工作表現,或是點出員工在工作上的陋習,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微弱訊號。如果員工不去注意和改正,那麼就會一次次地犯同樣的錯誤,讓上司對自己感到失望。 然而,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忽略微弱訊號,而不是像前面提到的方吉歐一樣,能夠快速做出判斷,改變自己呢?說起來,這可能跟人不善於評估成本的天性有關。 以我來說,我曾經就因為智齒長出來而感到牙痛,但當時就是不肯去拔牙。一來是因為我害怕拔牙的痛苦,二來是因為每天牙痛的發作時間不是很長,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。 但就因為忽略了每天牙痛的訊號,我那幾年幾乎每天都在忍受痛苦。是直到有一天我實在忍受不了,所以才鼓起勇氣去拔掉那個智齒,現在才不用再忍受牙痛。 經過這件事情後,我才意外發現,其實忍受拔牙的一次性痛苦,是少於那幾年牙痛集合起來的痛苦的,只是因為人本身不善於對比這兩種成本,所以才會默默忍受持續而且又很小的成本,卻不是去採取行動,付出一次大成本來解決問題。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,我們就會一直忍耐這些小小的痛苦,最終這些痛苦就會累積起來,讓你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。 💡延伸閱讀:學會發送「高成本訊號」,讓別人看見你的價值! 訊號不該被忽略,否則你會過上不想要的生活 不過在我看來,忽略微弱訊號更嚴重的問題,不只是後面會讓你掉入更大的困境,也是在過程中會改變你對待事情的態度和行為,讓事情最終演變成嚴重的後果。 在《覺醒的你》這本書就有這樣一個故事。書中提到有一位女生不小心讓一根刺扎進了手臂裡,就算只是輕輕碰一下這根刺,她也會感到非常得痛。 為了避免刺再傳來疼痛的訊號,她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,來避開拔刺過程的疼痛。比如說,她再也不上床睡覺,避免自己翻身時碰到那根刺,甚至還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睡覺裝置,好讓她在睡覺時刺不會被碰到。 此外,她很愛運動,但又怕活動時會碰到刺,於是她就設計了一個護墊,把手臂包起來。雖然這個護墊即不舒服、又會影響她的表現,但至少她覺得自己還可以運動。 就是從忽略這根刺傳來的疼痛訊號開始,這位女生的生活模式就大大的改變,最終為了忍耐這根刺,她就不再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。 從這個故事過渡到生活例子,人也會因為忽略微弱訊號而過上自己不想要的生活。好比上司已經一再點出你的工作陋習,但如果你不去改,甚至還為此找藉口,比如怪罪同事、怪罪上司沒有眼光,或怪罪公司的制度,這種逃避的行為最終就會阻礙你的職涯發展。…
《高效原力》閱讀心得:工作沒有熱情,是因為你不懂得創造愉悅感!
工作熱情消退一直以來是很多人遇到的問題,這個時候人通常會很厭倦上班,甚至工作時也會感到麻木。 小說家馬修.迪克斯(Matthew Dicks)曾經也有這樣的經驗。在還沒成名之前,他就曾在麥當勞打工。但據他所說,他非常厭倦這份工作,因為每天都在重複做一樣的事情。比如每天都是在接單、將漢堡肉翻面、或者是分裝薯條等等。 但某一天不知道是受到什麼事情的啟發,他決定改變現狀。方法不是辭掉這份工作,而是設法讓工作變得有趣。他用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試著在顧客點餐後,向對方追加銷售店裡的醬汁。 舉例而言,有一次他就把某個工作天當作他所謂的「燒烤醬日」,當天每一個顧客點餐後,他就會去挑戰自己,向對方推銷燒烤醬。每當顧客被他說服加醬時,他就會感到很高興,就算是失敗了也不用緊,他會激勵自己再接再厲。 結果就因為這種工作上的愉悅感,讓他即使是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也會感到充滿動力和熱情。 雖然迪克斯的做法好像很簡單,但不難發現他的做法也給我們帶來一項啟發:只要能夠在工作上創造愉悅感,我們都能夠重拾對工作的熱情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kuyN4DGVAg[/embed] 為什麼工作有愉悅感,可以讓人重拾工作熱情? 說起來,有個道理很簡單:當人在工作上感到快樂時,自然就會對工作有熱情。但如果問人當中的原因是什麼,好像又不是很多人能夠釐清當中的關係。畢竟這個道理好像就跟一加一等於二那樣簡單,看起來是理所當然的事。 但在今天要分享的書《高效原力》中,作者就用了很多科學依據以及實例,跟讀者分享,為什麼在工作上感到愉悅感,會真正影響到人的工作動力,甚至幫助我們重拾已經消退的熱情。 寫這本書的作者是阿里.阿布達爾(Ali Abdaal),他是一位創業家,也是國外知名的 YouTuber,曾經也是一名醫生。他的工作主要是在網路上跟受眾分享生產力策略,幫助受眾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和維持工作熱情。 作者在書中就說到,從他當醫生開始到成為創業家的過程中,他都經歷過很多次工作熱情消退的情況,而每次讓他重新振作起來的關鍵,就是他所說的「愉悅生產力」,也就是這本書原文書名所說的 Feel-Good Productivity。 不過,為什麼在工作上感到愉悅感,可以幫助作者和一般人重拾工作熱情呢?書中作者就用了「抵銷假說」(undoing hypothesis)這個概念來說明。 所謂的抵銷假說,意思是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是可以相互抵銷的。你想想看,為什麼人會對工作沒有了熱情?通常是因為工作上累積了很多的負面情緒和壓力。比如人事問題,單調又重複的工作,或發現沒有突破的機會等。 這些負面情緒都會結合起來「抵銷」掉你一開始的工作動力,漸漸地就會消磨掉你的工作熱情。 反過來說,如果你能在工作上創造愉悅感,那麼就能用正向情緒反過來再次「抵銷」掉這些負面情緒,讓自己回到工作熱情滿檔的狀態。 💡延伸閱讀:為什麼人總是會半途而廢?原因原來是不懂得尋找動機 愉悅感不只能抵銷,也能淨化負面的工作狀態 但在我看來,在工作上感到愉悅感,不只是抵銷負面情緒而已,更是幫助我們「淨化」掉失去工作熱情的狀態。 書中就提到,人在職場上混了一段時間後,就可能會陷入三種不同類型的倦怠,它們分別是:疲勞倦怠(overexertion burnouts)、消耗性倦怠(depletion…
《正確犯錯》閱讀心得:學會區分失敗類型,才能從錯誤中學習成長
在漫威系列電影中,鋼鐵人應該是不少人都喜歡的角色,我自己就是粉絲之一。我之所以喜歡鋼鐵人,一開始是因為他製造的酷炫裝甲;但隨著更多劇情的發展,我更是欣賞他能夠從自身失敗中學習並成長的能力。 (more…)
《改變現在的你,迎向未來的你》閱讀心得:別把未來的自己當陌生人,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
你是否有過一種經驗,在早上時你承諾自己當晚一定要早睡,但到了晚上時卻沉迷滑手機、看電視,遲遲不肯入睡?你當下心想,自己隔天精神應該會沒問題,所以遲一點入睡也沒關係。 但到了第二天早上,情況跟你昨晚預想的完全不一樣,你感覺很累、睏意滿點,讓你不禁埋怨昨晚的自己為什麼要不守承諾。 說來,這種現象在現代很常見,人總是會承諾現在要做正確的事,讓未來的自己過得好一點,但真的到了履行承諾時,卻反悔沒去做。而在這場「現在的自己」和「未來的自己」的戰鬥中,「現在的自己」似乎總是會勝出。 但我們都知道,如果總是活在當下、享受當下,未來的自己就會受苦,所以我們都要學會擺脫這種壞習慣。那要怎麼做呢?今天我就像透過《改變現在的你,迎向未來的你》這本書,跟你分享一個有趣又實用的概念:別把未來的自己當成是陌生人。 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 [embed]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A8bKmpDCZeQ[/embed] 人無法延遲享樂,是因為把未來的自己當陌生人 此書的作者是哈爾.赫許菲德(Hal Hershfield),他是一名心理學教授,同時也是研究「未來的自己」(Future Self)這個領域的頂尖學者。在此書中,他就分享了大量有趣和富有啟發性的研究,跟讀者分享人為什麼只會重視「現在的自己」的享樂,而忽視了「未來的自己」的福祉。其中,作者就用了一個特別的解釋來說明,那就是人會習慣把未來的自己當成是陌生人。 你不妨想像一下自己平常會怎麼對待素未謀面的陌生人?通常是不會過度理會對方,或交流時也會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,對吧?就算對方開口要你幫忙,你也會先盤算自己是否有時間才去幫忙。 此書,你的心態和行為上通常不會那麼願意為對方付出,對方自然就無法從你身上獲得好處。 同理,由於未來的自己很好遠、很模糊,對人來說就跟陌生人一樣,所以每當要人犧牲短期享樂去成就未來的自己時,人總是會不情願地去犧牲和付出。這就導致人總是把現在的痛苦延遲到給未來的自己,只顧著現在的自己是否過得快樂。 書中就有一項有趣的實驗,能證明人有這種把未來的自己當成是陌生人的習慣。在這項實驗中,研究人員要求一群大學生一定要喝下眼前的一杯噁心飲料,但在喝之前他們先要回答三個問題: 問題一、如果「現在的自己」就要喝下這杯噁心的飲料,你會喝下多少分量? 問題二、如果噁心的飲料能夠留到下學期開學才喝,你會給這個「未來的自己」喝多少分量? 問題三、如果是給陌生人喝這杯噁心的飲料,你會給對方喝多少分量? 實驗結果讓人感到訝異,首先,給現在的自己喝的分量是最少得,大約是三個湯匙。給陌生人喝的分量則比較多,大約是半杯。但你猜猜看,受試者給下學期開學後的自己喝的分量是多少?答案是,跟陌生人一樣也是半杯。 由此可見,人真的會習慣把未來的自己當成是陌生人,甚至就算知道以後的自己會受苦,也不會在現在就設法降低痛苦。 在我看來,問題就出自於人跟未來的自己缺乏親密度的關係。因為人沒有把未來的自己當作是一個你真正重視和在於的人,所以才不肯為對方付出。想像一下,如果現在要你付出的對象是你的另一半、你的父母或任何你在乎的人,當他們有需要時,你是否現在就會願意放下手上的事情去幫助他們? 所以,如果你真的想造福未來的自己,就不要把未來的當作是陌生人,而是要設法提高你跟未來自我的親密度,跟未來的自己做朋友。 💡延伸閱讀:為什麼人總是會半途而廢?原因原來是不懂得尋找動機 為什麼人會習慣把未來的自己當陌生人? 然而,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把未來的自己當作是陌生人?如何能夠克服這個問題,相信我們就能掌握克服短期享樂的秘訣。關於這個問題,作者在書中給出了兩個答案。 第一個答案是,現在的你跟未來的你缺乏情感連結。 設想一下,假如今天你聽到朋友說他有個朋友升遷、加薪了,你會有什麼感受?我猜多數人都會無感,畢竟自己又不認識對方,自然在情感上就會少了連結,無法替這個人感到高興。同理,就算你理智上知道延遲享樂有益於未來,但如果你缺少了跟未來自我的情感連結,就還是會將未來的自己當作陌生人,很難真心地為他付出。 說來,這種情況滿正常的,因為我們人類對現況的情緒感受比較深,對未來的情緒感受比較弱。書中舊有研究提到,同樣是贏得一筆等額獎金,受試者覺得現在贏得獎金,會比在三個月後贏得獎金來得快樂。 也就是說,由於我們對未來的自己天生就缺乏情感連結,所以才會把未來的自己當作是陌生人。…
為什麼人總是會半途而廢?原因原來是不懂得尋找動機
追尋目標最大的挑戰,莫過於要自己維持充足的動力,直到成功為止。畢竟多數時候人之所以會半途而廢,正是因為中途失去了動力和熱情。 說來,這是非常正常的事,就有研究已經發現,人在追尋目標的初期階段都會因為過於樂觀、無法預見過程中的困難,而擁有很高的動力。但一旦開始執行計畫,人就會漸漸碰到挑戰,自然而然地,熱情和動力就會因為這些困難而逐漸消退。 不過,這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事實,卻不是無法解決的問題。在最近我閱讀的書《高效原力》中就有一些知識可以幫助我們。這些知識告訴我們,只要學會找齊動機,我們就能支持自己持續行動,直到實現目標為止。 追尋目標的動機,原來不只有兩種而已 關於做事的動機,你或多或少都應該聽過「外在動機」和「內在動機」。外在動機是指,人會以金錢、地位、名聲等外部獎勵作為驅動力,驅使自己做事情;內在動機則是指,人會以使命感、價值觀、熱情等內部獎勵作為驅動力,來提供自己追尋目標的動力。 心理學家認為,我們都應該以內在動機作為原動力,這樣可以讓人在追尋目標時堅持得更久,因為你本來就渴望實現這個目標。反之,如果你是以外在動機作為動力來源,就有可能面臨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,也就是你會需要越來越多的外部獎勵才能激勵自己做事情。比如需要更高的頭銜,更多的收入或名聲,才會讓你有行動的動力。 然而,內在動機雖然強大,卻是非常難尋,有時候需要你持續做一件事久了,才會發現自己的內在動機。比如說,鮮少有人是一開始就喜歡運動,只有當人堅持運動很長一段時間、看見一些成果時,才會發自內心喜歡運動。 但難就難在,要如何才能挺過那段「磨煉期」,讓自己成功挖掘做一件事的內在動機呢?方法就是依靠其他的動機來源。你當然可以用外部獎勵來激勵自己行動,但除此之外,也能利用所謂的「內攝動機」(introjected motivation)和「認同動機」(identified motivation)來激勵自己。這兩個新概念,就是我從《高效原力》中學到的。 簡略來說,內攝動機是指你做一件事的原因,是為了規避某種不好的後果,好比說你不想讓自己感到後悔或遺憾,所以才去做某件事。認同動機則是指你做一件事的原因,是認為這件事可以幫助你實現另一個想要的目標。 以理財為例,有的人會積極理財,是為了防止自己陷入財務危機,這就是內攝動機;有的人之所以理財,是為了幫助自己致富,這就是認同動機。 你可以這樣理解,外在動機、內攝動機、認同動機和內在動機都是支持人追尋目標的動機來源。如果你能同時找齊做一件事的這四種動機,將會大大提升你實現目標的成功率,讓你不容易半途而廢。關於這一點,就有學者做過實驗來證明。 💡延伸閱讀:如何更快達成目標?你要先學會消除「次要目標」! 原來最有內在動機的人,不是最撐得的人 這位學者叫做肯農.謝爾敦(Kennon Sheldon),他曾經就很好奇動機是否只能分成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而已,於是開展了一項龐大的實驗來研究。 在這項實驗中,他邀請一群受試者行走太平洋屋脊步道。這項挑戰是非常困難的,因為這條步道橫跨了美國西部約兩千六百五十英里的山區地形,光是用走的,受試者就要走上好幾個月才能完成征程。 在實驗期間,有些人明顯很快就敗下陣來,這些人通常都是實驗前評估為缺乏內在動機的人。好比說他們參加這項實驗只是一時興起,或只是想挑戰看看而已。而堅持比較久的人,則是那些內在動機較為強烈的人,好比說他們想要完成這項創舉來證明自己,或這些人本身就喜歡健行。 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其實不讓人感到意外,畢竟就如同先前所說,擁抱內在動機會讓人在追尋目標時堅持得更久。不過,實驗有趣的部分還在後頭。 研究團隊在後續的實驗發現,擁有強烈內在動機的人只是撐得比較久一點,但不代表他們就能完成挑戰。到了某個臨界點時,這些人的內在動機也會崩潰,失去了完成挑戰的動力。 那麼,什麼樣的人最後才能完成挑戰呢?答案呼之欲出,就是那些同時擁有不同動機來源的人。這些人在內在動機崩潰後,馬上就會獲得內攝動機和認同動機的支持。在瀕臨想要放棄時,他們通常都會思考:「我不想放棄,因為這樣就意味著我是個失敗者。」這是來自內攝動機的驅動力;「只要完成了這項挑戰,我就能博得他人的讚賞。」這則是來自認同動機的驅動力。 這些人正是在失去一股動機後有其他動機支撐著自己,所以最終才能完成挑戰。 💡延伸閱讀:《12週做完一年工作》閱讀心得:如何在3個月內,實現一項年度計畫? 那麼,我們可以如何運用這些不同的動機? 從上述的研究中,我們能夠獲得兩個啟發。 首先,當你在追尋一項長期目標時,不能光靠一種動機來支持自己,不論是外在動機或內在動機,還是今天新學到的內攝動機或認同動機。畢竟就像上述研究顯示,只有一種動機的人是很難堅持到底的。 其次,我們在追尋一個長期目標之前,就要聰明的找齊這四種動機來支持自己。 外在動機方面,你可以思考當你完成這個目標後,自己會獲得什麼樣的實際報酬?或者你可以思考,自己是不是為了某種外部獎勵而去追尋目標,這個外部獎勵又是什麼?具體地將外部獎勵列出來,你就會明確知道自己想透過行動來獲得什麼回報。 內在動機方面,你可以思考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而追尋這個目標?是為了實現某個價值觀、抱負,還是這個目標本身就是你的熱情所在?雖然前面提到內在動機不容易找到,但它卻是一件你值得花心思去思考的事情。畢竟內在動機是所有動機類型中能夠提供你最多動力的來源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