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人生要變好,就不能忽視小事的折磨!
你有試過因為容忍一些小事,最後卻讓自己持續受苦嗎?我就有這樣的經驗。 就以前幾年我的蛀牙問題為例,我因為害怕拔牙的痛苦,所以一直沒有拔去已經蛀掉的智齒,導致我在那段時間裡不時就得忍受它所產生的疼痛感。當時我只是心想:反正牙痛並不是每天發生,只要在吃飯時盡量不讓食物卡到蛀牙,這件事應該還是可以忍耐的。 然而,就算我再小心用餐,也會有食物不小心卡到蛀牙的時候。每當此時我都會感到痛不欲生,疼痛感有時甚至會延續數十分鐘。 但就在某天,我忘了是受到什麼事情的鼓舞,讓我鼓起勇氣去拔牙,消除這顆蛀牙帶給我的痛苦。雖然動手術拔牙的過程很辛苦,有時還得忍受麻醉藥無法阻擋的疼痛;但最終我還是成功拔牙,現在也終於不用再受到蛀牙的折磨。 事情小不小,不要從「當下」的程度來決定 經歷過蛀牙事件後,我明白到:每個人的生活裡都會有些折磨自己的小事,這些事情也許一、兩天發生不算大事,但容忍久了就會像我的那顆蛀牙一樣,持續讓自己感到痛苦。 所以,當你判斷一件事是否嚴重且必須立即處理時,千萬不要只看它「當下」的嚴重程度,而是要從長遠的角度去檢視。換言之,若一件小事當下讓人感到不太痛苦、讓人感覺還算可以忍耐,但長遠發展下去卻會帶給你極大痛苦的,那麼這件事就不再是小事,而是你要立即消除的人生大事。 有了這個概念後,你就能趁著某些小事還未發酵成大事前,盡快去消除它們,避免它們越積越大,最終影響你的生活,甚至毀掉你的人生。 從3個面向挖掘並消除小事,讓人生持續變好 至於要從何處挖掘小事並處理?我認為你可以從這3個人生面向開始探索:人際關係、個人習慣,以及工作習慣。 面向1:處理人際關係的小事,避免小事傷害感情 在《秩序之上》一書中,作者兼心理學家喬登.彼得森博士(Jordan B. Peterson)講了一個有關他岳父的故事。 他岳父年輕時有個習慣,就是中午會放下工作,回到家中跟妻子共進午餐。妻子通常會為他準備一碗濃湯,以及一份用小盤子裝著的三明治。而這樣的午餐搭配,岳父已經吃了快二十年。 但就在某天,岳父突然對妻子大聲吼道:「我們到底為什麼都用小盤子吃飯?我很討厭用小盤子吃!」當下妻子感到非常錯愕,因為這麼多年來她一直都不知道老公不喜歡用小盤子吃飯。 從這則故事中就能看見,雖然對於感情好的人,我們可以容忍彼此的一些小事;但如果這些小事明顯會讓自己感到不開心的,就應該盡早說出來並解決,以免自己忍耐到極點且情緒爆發出來時,讓不知情的對方感到錯愕,也傷害了彼此的感情。 所以在人際關係中,你不妨去探究你跟親密之人之間是否有一些明顯不愉快的小事,然後嘗試找個時間與地點跟對方談論一番,徹底解決它們。如此,你就能避免這些不愉快的小事,長期影響雙方的關係。 面向2:消除個人習慣裡的小事,避免惡習毀掉人生 《零阻力改變》中有提到,多數美國人比預期壽命更早死的原因,不是因為先天基因不良或環境中的毒素污染,而是因為個人有太多的不良習慣。好比飲食問題、抽菸、喝酒等。而這些惡習,其實當事人原本就能盡早避免的。 確實,壞習慣對人生有很大的影響,因為壞習慣乍看之下是一種小事,但長久累積下來卻足以毀掉一個人的人生。比如,人當下抽一根菸或許不會對肺部造成很大的影響,但長期抽菸甚至變成老菸槍,肺部就會出現明顯的損傷。 所以,如果你想讓人生變好,就要去消除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壞習慣。比方說熬夜、抽菸、缺乏運動等小事。透過處理它們,你才能用好習慣去過生活,經營出更好的人生。 面向3:擺脫工作習慣裡的小事,避免職涯成長停滯 工作上,你喜歡聆聽別人的反饋並成長嗎?老實說,我非常喜歡,即使對方是用不客氣的語氣來說我,但只要是有建設性的意見,我都會願意去聆聽。原因之一在於,對方給我的反饋,其實就是我工作上可以改善的小毛病;而這些小毛病,都是人很難靠自我覺察來發現的工作小事。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職涯持續成長,那麼就多去詢問別人有關你的工作習慣,透過改善這些工作小事,我相信你會因此擁有更好的工作能力,在職涯上持續獲得突破。 結語:不再容忍小事,為人生做出正確的決定 說來,當初我在拔牙後,也是有後悔過為什麼會衝動去動手術。因為在麻醉藥消退後,那些手術後所留下的傷口一直傳來無法掩蓋的痛苦,使我連續幾天都坐立不安。 雖然我當下是感到後悔,但挺過去後,我還是慶幸當初有為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。因為拔掉了這顆蛀牙後,我的生活的確變得更快樂。 同樣的,消除小事或壞習慣時,也許你會經歷一段稍微痛苦的時期,但只要挺過去,我相信你也能因此獲得蛻變。更重要的是,不再容忍小事,其實你是在為人生做出正確的決定;而這項決定,一定會讓未來的你受惠,也讓未來的人生越來越好。 記得,不要再容忍小事,現在就趕緊消除它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