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聽說過什麼是低標準的聰明人嗎?這是我在最近讀完的書《終局思維》中看到的。
這個詞是指,有些人會為了更快完成工作而耍一些小聰明,像是隨便弄出一份草稿給別人,等著別人幫助自己修正。因為他們知道,每個人都有一種天性,那就是喜歡糾正別人。因為人在看到別人出錯時,總是會忍不住修正對方,告訴對方怎麼做才對。
也正是利用這種人類天性,低標準的聰明人只需用很少的力氣就能得到成果。
但撫心自問,這種人真的聰明嗎?在我看來一點都不見得,因為這些人根本沒有從每一次的任務中學到東西,也沒有從中獲得進步。
當然,在這裡我不是要批評這些人,而是想要跟你一起反思,我們在工作上有時候之所以沒有進步,是否也是因為不小心成為了低標準的聰明人?因為我發現,只有學會檢視自己是不是這種人,我們才能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獲得進步。
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
清晰思考,不做低標準的聰明人
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書是《終局思維》,作者是夏恩.派瑞許(Shane Parrish),他是一位創業家,國外知名的部落客和播客。在這本書裡,作者主要就是跟我們分享一個叫做「清晰思考」(Clear Thinking)的觀點,也就是原文書名 Clear Thinking 的意思。
值得一提,清晰思考的應用層面非常廣,比如可以用來分析自己的工作弱點、工作方式、問題解決,或是思考自己的人生價值、自己的人生目的等。而這本書的中文書名之所以叫做《終局思維》,就是因為清晰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思考自己的人生,讓自己清楚知道想要獲得什麼樣的人生終局。
但讀這本書時,其中一個啟發我的地方就是我們要清晰思考自己的工作態度,不要成為了作者所說的低標準的聰明人。
不過作者也提到,要成為高標準的人並不容易,主要是因為我們很容易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,而限制了自己的成長進度。這兩個因素分別是慣性預設值,以及社會預設值。
💡延伸閱讀:《改變現在的你,迎向未來的你》閱讀心得:別把未來的自己當陌生人,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
慣性預設值
所謂的慣性預設值,意思是人在做特定事情時,都會有一個慣用的標準。這個標準通常是在人熟悉做某件事情後所訂下的。比如說在製作公司簡報時,有的人就會把簡報設計得夠好就好,而不是去想方法提升,因為提升簡報品質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,而由於人天生就喜歡做事省力,所以做事時通常不會把標準訂得太高。
更何況,要人打破慣性預設值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,就算人明知道某種慣性是不好的,但人還是會很喜歡走省力的路。
比如在1910年時,美國頂尖工業毒物學專家愛麗絲.漢彌爾頓(Alice Hamilton)就提出了決定性的證據,說明汽車工廠若不控制工廠內的鉛,工人就很容易會受到感染。
但儘管證據確鑿,但通用汽車還是不肯改變,反而繼續生產使用含鉛汽油的車輛。此外,就算到了1980年代美國終於禁用含鉛燃料,而且也有其他無毒的燃料可以選擇,但鉛依舊還是被一些工廠所採用。
簡單說,正是因為慣性預設值,當人訂下了某個標準後,以後在做相似事情時就會沿用同樣的標準;而這,就會讓人慢慢變成低標準的聰明人,能力也會越來越退步。
💡延伸閱讀:原來人生要變好,就不能忽視小事的折磨!
社會預設值
再來看社會預設值,這個概念其實更好懂,指的是人的成長進度會受到從眾力量的影響。
你應該聽過美國知名企業家吉姆.羅恩(Jim Rohn)所說的「五人平均理論」(Average of Five),意思是你的能力、價值觀還有想法,是你身邊五個人總和起來的平均值。如果你身邊圍繞更多厲害的人,你就會變得厲害;相反的,如果你圍繞著低標準的人,自己也會變成低標準的人。
為什麼我們那麼容易受到身邊人的影響?這是因為我們人類天生就渴望融入群體。當你處在一個環境時,為了融入群體,你就會不自覺地改變自己的習性,讓自己的行為舉止盡可能符合群體,這樣你就不會感到孤獨。
反之,如果你不這樣做,那麼就會跟身邊人格格不入,而這種被孤立的感覺,是人類天生非常害怕的感受。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做「偏好偽裝」(preference falsification),說明人為了能夠融入群體,而願意偽裝自己,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。
在我看來,從眾力量其實並沒有對錯,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善用這股力量。如果你是為了融入高標準的群體而從眾,那麼你就會進步;如果你是為了融入低標準的群體而從眾,那麼你就會退步。
但很可惜,現實中其實並沒有很多人能夠掌控從眾的力量,幫助自己進步,因為多數人很少會這樣清晰思考。我們很常是被同溫層同化,只待在目前的能力水平而沒有進步。漸漸地,我們就會因此而不小心成為了低標準的聰明人。
💡延伸閱讀:《大膽行動》閱讀心得:管理信念,才能解鎖更多人生成就
3個方法,避免成為低標準的聰明人
那麼,我們可以如何破解慣性預設值和社會預設值,成為一個會求進步以及高標準的人呢?接下來我會分享3個方法,讓我們一起來練習。
方法1:選擇正確的榜樣,想辦法練習模仿你的榜樣
其實要成為一個高標準的聰明人,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學習,那就是正確運用剛才提到的社會預設值,也就是多跟高標準的人接觸,少跟低標準的人來往。
先聲明,這裡不是說要我們歧視任何人,或用工作能力、別人的頭銜來決定是否跟對方接觸。我只是想點出一個事實,那就是我們人生的進步和成就,很常就是會取決於身邊圍繞的人。
就如同剛才說到,我們都會模仿身邊人的行為和標準。如果你跟低標準的人經常來往,那麼他們就會拉低你對工作的標準;反之,如果你跟高標準的人接觸,你通常就會提高自己對待工作的標準。
此外,正因為我們能夠模仿高標準的人的行為,這會幫助你打造作者所說的「良好行為資料庫」,意思是你會不自覺間地內化對方的高標準行為。比如學習能力、開放心態、求知欲等,這些行為都會驅使你去求進步。
所以,你不妨從此刻開始就選擇一個正確的榜樣,然後開始模仿他的工作方式。像我自己就是一直在模仿我的導師,在工作時我就會模仿他看待事情的標準,他對待寫作的態度,或是在處理工作細節上的細心。
方法2:行動之前,先問自己一個問題
剛才提到,慣性預設值會讓我們沿用同一個標準去做事情,那麼我們要怎麼打破這種慣性?方法就是在你決定做一件事情或一項工作前,問自己這個問題:「這樣做會讓我未來的路更輕鬆,還是更難?」
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用?因為它可以提醒我們,如果現在明明有一個可以進步的機會,但自己卻不提高標準來要求自己,那麼就會浪費這次的機會,能力也不會提升。
要知道,雖然用一貫的標準做事,會讓當下的路好走,但這樣會讓自己的能力沒有進步、沒有提升,以後在做更困難的任務時,路就會變得很艱難。
也就是說,每次在你開始做一項工作前,不妨先來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,問自己:「這樣做會讓我未來的路更輕鬆,還是更難?」這樣一來,你在當下就能拉高標準要求自己,也能因此防止未來的自己只能做低標準的事情。
💡延伸閱讀:注意人生微弱訊號,防止陷入嚴重的人生困境!
方法3:思考交出的成果是不是自己最好的表現
剛才提到,我會以自己的導師作為模仿對象,其中一個我從他身上學到的高標準行為、也是書中提到的第三個方法:在交出成果前,先問自己是不是已經做到最好。
問自己這個問題,本身就是一個高標準的行為,因為只有高標準的人才會在工作交出之前,再次過一次工作內容和品質。
比如說,我的導師會要求我每次寫完一篇文章交給他看前,都要先確定我已經寫出自己認為最好的版本。
這一來是要我盡力去寫好文章,不辜負這次寫作成長的機會,二來也是因為交出自己認為最好的作品,導師才能更好的反饋給我可以進步的地方。
想像一下,如果我在交稿前沒有思考是不是已經做到最好,很可能就會因為慣性預設值的關係,導致我用以前的寫作標準來看待文章。這樣一來,我不只沒有盡力寫出更好的文章,還可能會有一些原本該注意、但被忽略掉的低級錯誤。最終,我就只會浪費了這次的寫作進步機會。
所以,我們在交出任何工作成果之前都應該問自己:「我是不是已經做到最好了?」「這份工作是不是我百分之百用心的成果?」這些問題都會讓你提高標準,去幫助自己獲得進步。
結語:追求成長,人生不該原地踏步
書中有句話說得好:「最成功的人,標準也最高。」但我認為這句話如果改一下,還會讓人獲得更多啟發,那就是:「最成功的人,不只是標準最高,而且標準還會持續提高。」
想要求進步,提高標準是非常重要的,但奈何現在很多人雖然口口聲聲都講自己想進步,卻因為慣性預設值和社會預設值而原地踏步。
我們不能怪罪這些人,因為一不小心,我們也會是這種人。畢竟追求進步是一種主動且有意識的行為,但我們卻很容易在無意識之間喜歡舒適和安逸的狀態。
因此我認為,我們每次在工作時都應該保持清晰思考。這不是要你隨時隨地都保持在緊繃的狀態,而是我們要定期的思考,自己在工作時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標準,自己在交出工作前是否已經做到最好,甚至是思考,如果是自己模仿的榜樣,對方會怎麼看待工作。
這些思考訓練都不複雜,而且隨時隨地都能練習。當你把這些問題深深的刻在腦海裡時,你就不再是低標準的聰明人,而是一個高標準而且持續進步的用心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