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肯亞的葉果(Julius Yego)從小夢想成為卓越的標槍選手。然而,他並不具備相應天賦,也缺乏訓練資源,經常只能獨自練習。
但同樣來自機會有限的非洲社群的阿卜杜拉曼(Ihab Abdelrahman)則不同,他有著絕佳的天賦,第一次參加標槍比賽就靠著天賦勝出,有一位頂尖教練還稱讚他擁有很棒的手臂。
兩人經過七年的訓練後,終於在一場比賽中遇見。但天賦有限的葉果卻被對方徹底碾壓。
雖然這場比賽葉果輸了,但他沒就此氣餒,反而更瘋狂地練習,從 YouTube 上自學更多標槍知識。你沒聽錯,他真的從 YouTube 上自學。
更誇張的是,次年他再次與阿卜杜拉曼交手時,竟然展現自學成果,擲出將近飛了一個足球場的一槍,徹底打敗了對方。
陸續幾年,葉果持續成長並且創出92.72米的最佳成績。而阿卜杜拉曼則一直沒能突破90米的關口。
到底一個天賦有限、只能自學的人,是如何克服自身的「起點限制」,創造自己的人生成就?關鍵就在於他懂得釋放自己的隱性潛能。
*我在 YouTube 上也有分享這本書的心得,歡迎喜歡聽書的朋友
你的起點,無法決定你的成就高度
上述故事源自於近期的暢銷書《隱性潛能》,它是由《逆思維》的作者兼心理學家亞當.格蘭特(Adam Grant)所撰寫。
這則故事要凸顯的價值觀,並不只是努力的價值,也是人人都能克服「起點限制」,釋放隱性潛能。
什麼是起點限制?這是我閱讀此書時想到的詞,是指一個人的人生被自己的出身所限制。
這種想法在現今社會滿普遍,尤其當人生活過得不如意時,很常會將現況怪罪於自己的出身或天賦。
坦白說,我偶爾也會有這樣的念頭,但很快我就會用科學證據來克制這種想法。
有大量研究顯示,天賦或出身雖然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高度,但影響程度卻沒有我們想像中得高。
比如一項針對120位榮獲古根漢獎(Guggenheim)的雕塑家、鋼琴家、網球好手等頂尖人士的研究顯示,他們大多數在年輕時並不是神童。
在這些雕塑家中,沒有一個人被小學的美術老師認可過。有些鋼琴家在9歲以前確實展現驚人天賦,但多數頂尖鋼琴家只是比一般人有些天賦而已。
另外有研究也發現,多數領域成為大師的人,以前在校成績往往不太完美。其中三分之二的人,在校時也只是成績普通的學生而已。
這些研究說明了什麼?
一個重點:你的人生起點,無法決定你的成就高度。
為什麼?
我們可以這樣理解:要實現某個目標,或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是需要經過大量時間的練習。
比如平均而言,成為西洋棋大師需要2萬小時的練習時間,達到特級大師需要3萬小時的練習時間。
要累積這樣龐大的練習時數,關鍵不在於天賦,而在人的毅力還有潛能。
假如一個人只有天賦、沒有毅力,那麼可能學了一年就不想繼續。
但假如一個人雖然天賦欠缺、但很有毅力,那麼他在成功的路上就會堅持更久。
更重要的是,在目標上堅持得越久,你就會學得越多,釋放自己的隱性潛能,做到別人一開始認為你做不到的事情。就跟那些雕塑家和數學家一樣。
這就如同書裡面的這句話:
潛能與你的起點無關,而是看你在過程中走了多遠。我們需要多關注過程中的進展,而不是起點的優劣。——《隱性潛能》
💡延伸閱讀:為什麼人總是會半途而廢?原因原來是不懂得尋找動機
品格技能,釋放隱性潛能的第一把鑰匙
然而,我們要如何才能在事情上堅持更久?如何才能釋放自己的隱性潛能,不被自身起點所限制?
書中提到了兩個關鍵。一個是培養品格技能,另一個是身處適合後天成長的環境。
先來討論品格技能。
就我閱讀這本書後的理解,品格技能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的態度。
比如積極主動就是一種品格技能。它會使你更主動去學習,主動優化自己的缺點,以及主動去尋找成功的機會。這些行為都會為你吸引機緣。
以格蘭特為例。他曾經夢想就讀哈佛學院,只是跟其他候選人相比,他並不是最聰明的。
但是,他有一個連他當時都不知道的品格技能——積極主動。
在面試時,面試官問格蘭特有關他的興趣和愛好。當面試官聽到他說自己表演過魔術時,便好奇詢問他最喜歡什麼魔術。
格蘭特當下就抓住這個機會,並問道:「我可以表演給你看嗎?」隨後他就展示了一個自己拿手的魔術。
一般而言,觀眾看完魔術後都會問「這是怎麼做到的?」
但面試官卻問格蘭特:「你是怎麼學會這個魔術的?」
格蘭特就解釋說,他在十二歲時看過一位魔術師的表演,然後就積極的去編出自己的版本。
接著,面試官在要求格蘭特再變幾個魔術,但沒想到,這個過程成為了他被哈佛錄取的契機。
為什麼?
面試官告訴格蘭特,他看中格蘭特在面試中展現出的主動性和勇氣。正是他願意在面試中即興表演,以及分享他過去主動練習魔術的過程,讓他在眾多候選人中顯得與眾不同。
格蘭特的故事正好反映了他書中的一句話:
一個人積極主動又追求成長時,才最有機會成功。——《隱性潛能》
而這一點,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。
就像前面提到葉果的故事。就算他的人生起點很低,但透過積極主動在 YouTube 上學習,也能掌握到擲標槍所需要的知識。
💡延伸閱讀:《唯一輕鬆的一天,是昨天》閱讀心得:從海豹部隊身上,學習4個快速成長的秘訣
額外3個釋放隱性潛能的品格技能
除了積極主動,書中還提到了另外三種幫助我們釋放隱性潛能的品格技能。
品格技能1:鼓起勇氣面對不適感
韓梅是一位多語專家。她能夠流利地說中文、英語、法語、西班牙語等多國語言。
更厲害的是,她在婚禮時為了給家人驚喜,還學會以夫家的母語粵語來致詞,還使用粵語跟祖母開玩笑。
乍看之下,韓梅應該是一位語言天才,對吧?但答案並非如此。
年輕時,韓梅在學校學了6年的西班牙語,卻仍然無法流利使用。
她跟多數人一樣,一度懷疑自己錯過了學習語言的「關鍵期」,認為如果年幼時沒有學好,就很難在成年後掌握新語言。
但她沒有放棄,反而在過程中找到一種學習語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——鼓起勇氣面對不適感。
比如她在掌握一門語言的基本知識後,就會直接去找母語者對話。這雖然讓她感到尷尬和不適,卻讓她短時間內獲得反饋並改進,讓自己更快掌握一門語言。
也就是說,直面不適感,是釋放隱性潛能的關鍵。尤其當我們的人生起點比別人低時,我們將預期要比別人克服更多的阻礙。
如果我們能夠直面不適感,就能時常化這些阻礙為轉機,去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💡延伸閱讀:【聽播有感】EP2. 如何設定正確的目標並保持動力?| 主講人:Ayelet Fishbach
品格技能2:侘寂(wabi-sabi)
侘寂(wabi-sabi)是一個日本的傳統美學,它是類似於「接受不完美」的概念。
格蘭特提到,完美主義有礙個人成長與釋放潛能。因為追求完美,會使人在錯誤的目標上鑽牛角尖,總是繞不出來。
以格蘭特為例,他高中時加入學校的跳水隊伍。就跟一般人的印象一樣,他認為跳水是一種追求完美的運動。
所以,他每次跳水都會追求做出完美的動作,這導致他經常在跳水前會猶豫不決。
甚至有一次,當他嘗試新動作時,他在跳板上來回徘徊,花了四十五分鐘卻無法完成一次跳水,練習成果也不理想。
後來,他的教練提醒他類似於侘寂的概念。教練說到,跳水不在於達到完美,而在於進步。
他還會要學生在每次訓練後問自己:「你今天有進步嗎?你今天有幫助別人進步嗎?」只要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是美好的一天。
然而,我們要怎麼培養侘寂的品格?方法就是為自己設定合理的期望。
以格蘭特為例,教練會要他為不同的跳水動作設定合理的期望。
好比簡單動作的目標分數可能是6.5分,複雜動作的目標分數只需5分。
設定合理的期望,可以讓他避免追求10分的完美而裹足不前。一旦跳水跳出比預期分數更好的成績時,就代表有進步,沒有跳出預期成績則繼續練習。
換言之,當你在追求進步時,衡量自己的現況、設定合理的期望,就能讓你培養侘寂的品格。這會讓你克服沿途的障礙,釋放自身的隱性潛能,實現想要的目標。
💡延伸閱讀:《正確犯錯》閱讀心得:學會區分失敗類型,才能從錯誤中學習成長
品格技能3:成為海綿,而非黏土
這個品格技能是我讀書時印象最深刻的。
我們都知道「變得像海綿一樣」是指大量吸收知識,讓知識帶來改變生活的力量。
但這種理解只對了一半。
所謂的變得像海綿一樣,除了指大量吸收知識,也是指懂得過濾知識。
這一點,是借鑒於現實生活中的海綿。
根據書中所說,海綿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。沒錯,牠是一種動物,而不是植物。
早在火山爆發、大冰河期等自然災害重創地球的時代,許多物種消亡,海綿卻成功生存並大量繁衍。
海綿有很強大的生存能力。牠不是只會被動地吸收食物和氧氣,還擅長過濾有毒物質和不健康的粒子。
有些海綿在遭遇生存危機時,還可以靠留下的部位再生並繁衍。
這些資訊跟釋放潛能有什麼關聯?關聯在於,我們都知道要像海綿一樣才能獲得成長,但很多人卻沒有像海綿那樣去過濾無用的資訊。
更多時候,人反而是像「黏土」,別人給自己什麼資訊就照單全收,像黏土一樣任人拿捏。
比如,別人說你不行,你沒過濾這句話就相信,也就會認為自己真的不行。別人說你不是做某個領域的料,你沒去過濾對方的話就相信,也就會讓自己不敢前進。
所以,格蘭特希望我們當海綿而不是黏土,要懂得過濾那些無用的資訊,只吸收有用的建議去幫助自己釋放隱性潛能。
進步主要不是取決於你找到的資訊量,而是取決於你吸收的資訊品質。——《隱性潛能》
💡延伸閱讀:【聽播有感】EP1. 如何過自己想要的人生?| 主講人:Graham Weaver
品格技能小總結
行文至此,我們已經分享完品格技能對於釋放潛能的重要性。來做個小總結。
首先,我們要培養積極主動的品格技能,去主動強化自己、增強自己,而不是被動的等待命運拿捏自己。
再來,我們要培養直面不適感的品格技能,這可以讓我們去正視阻礙,挑戰自我並釋放潛能,實現自己想要的目標。
接著,我們要培養侘寂的品格技能,體認成長是不完美的過程,設定合理的期望,讓自己逐漸成長。
最後,我們要當海綿而不是黏土,不僅主動吸收知識,更要過濾資訊,以有用的資訊協助自己成長。
經由培養這四個品格技能,我們就能克服起點限制,釋放隱性潛能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天賦決定了底線,品格決定了上限。——《隱性潛能》
除了品格技能,環境也是激發潛能的關鍵
不過,品格技能的練習都屬於個人層面,若一個人想要更快的成長,後天選擇的環境也非常重要。
試想,假如你身處在一個相信天賦論、智商論的環境裡,那麼你就很難激發潛能,反而會被當中的人給洗腦和限制。
但假如你能身處在一個鼓勵「成長心態」(growth mindset)的環境,也就是相信人能夠靠後天來改變,相信人能夠克服起點限制的環境,那麼你就能激發潛能。
為什麼擁有成長心態的環境能夠幫助人成長?原因很簡單,因為一群人形成的文化,可以真正改變你的信念。
思考一下,就算你今天看完這篇文章,相信人的命運是能夠改變的,但之後萬一遇到那些天賦論的人或事,你的信念可能就會再次動搖。
但是,假如你今天加入了一個社群,他們有很多親身經歷、實例都肯定了人是有隱性潛能的,你是不是就會受到鼓舞和支持,沒那麼容易被天賦論給影響?
所以記得,在培養品格技能之餘,我們也要去尋找那些支持自己改變的社群。
當團隊成員都相信他們需要彼此才能達成重要的目標時,他們合起來的智慧就會大於個體的總和。——《隱性潛能》
💡延伸閱讀:《大膽行動》閱讀心得:管理信念,才能解鎖更多人生成就
結語:相信自己,潛能才會顯形
你看過孟宗竹嗎?我沒有,但我知道它有一個特性。
當你種下一顆孟宗竹的種子時,你可能給它澆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水,都看不到它發芽。
這看起來什麼事都沒發生,但某天它就會突然冒出地表,然後在短短數週內生長到六公尺。
也就是說,在你看不到的地下,種子其實正在發芽並儲存能量,它正緩慢但穩定的在地面下成長。
那麼,孟宗竹成長的關鍵是什麼?持續澆水當然是關鍵,但更關鍵的是你相信它會長出來,所以你才會持續澆水。
同樣的,我們也要相信自己,潛能才會顯形。
只有你相信自己,才能肯定自己的努力能夠克服起點限制;只有你相信自己,你才能在每一次的努力中,激發自己的隱性潛能。
就像我之前分享的《潛質》的閱讀心得就提到:潛質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,而是要靠後天開發才能凸顯的屬性。
當你相信自己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時,你才能克服萬難,不被自身起點所限制,並且激發隱性潛能,抵達一個更高且你意想不到的人生高度。
以上就是《隱性潛能》的閱讀心得。若這篇心得有帶給你啟發,希望你能透過右下角的咖啡按鈕請我喝咖啡,支持我繼續創作下去!
—
✈️其他追蹤浩然的地方